“创时代”中的“智造”四川
http://www.ybxww.com 2015-5-18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加快形成想创、会创、能创、齐创的生动局面—— “创时代”中的“智造”四川]

5月18日,201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项目公布,我省将对获奖的271项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评奖在保持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两大奖项不变的前提下,首次设置了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和技术发明类,突出对原始创新的激励奖励。

5月初,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省委常委会议,听取全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情况汇报并作出相关部署。省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提出实施创业四川行动。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5月14日造访成都“蓉创茶馆”,端起极具四川特色的盖碗茶,与年轻创业者们谈梦想、谈机遇。

在成都,首批10个“众创空间”上周挂牌,作为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中的一环,将帮助有梦想的“蓉漂”者圆梦。在绵阳科技城,近30项创新创业政策,吸引了不少团队从北上广深来此“安家”,一个创新中心两个月就收到300多份入驻申请。在攀枝花,回到这座城市创新创业的“攀归”成为活跃人群。

由省及市,四川向海内外创业者传递出这样的信号: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时代”,一个引领创新的“开放前沿”、一个支撑创业的“人才特区”正在中国西部崛起,一种想创、会创、能创、齐创的生动局面在川加速形成。

当创业碰上“创新驱动”

2014年,我省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45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59%,较之2013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小数点后的变化看似不大,但放到宏观经济总体运行中考量,却能窥视到四川产业结构的转型思路:从制造大省走向“智造强省”。

适应经济新常态,我省正经历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的转轨。2013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全面部署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其一即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世界向东,中国向西,创业四川。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李长明,辞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等职务回国,带领团队在广安合作建设长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我们要在这里从事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力争将广安打造成成渝经济区的创新创业高地。”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四川创新企业群体蓬勃涌现。目前,全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00家,创新型企业162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8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3家。

中国3D打印第一人、清华大学教授颜永年,选择在绵阳科技城建西南最大的3D打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色产品基地,并成为当地“涌泉计划”的受益者。

绵阳推出的“涌泉计划”,针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别实施“金苗工程、拔萃工程、卓越工程”。颜永年不仅获得资助,还被表彰为绵阳“4+3”高端成长型产业领军人才。

“海归”博士潘锦功,之所以在四川开展光电材料创业,是因为雅安石棉县拥有丰富的碲矿稀有金属,其研发的太阳能产品转化效率,比此前世界上最好的碲化镉技术厂家高1.8个百分点。

为把更多“沉睡的”、利用不足的资源优势高效转换为发展优势,把高端科技人才创业,扩散至具有一定技术支撑的大众型创业,四川正在探索——

产业是突破口。确立了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使之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转化高等教育资源是重要抓手。四川高校每年毕业学生30余万人,要激活用好这笔人才资源,使其成为优秀的创业者。

释放“人才红利”,重视知识的力量。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在科技成果处置、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等方面,出台14条政策措施。

成都是“手游第三城”、“时尚第三城”、“就业第三城”,还要做“创业第三城”。没有围墙的创业学院——“菁蓉汇”创业沙龙启动之初,成都市领导动情演讲:“要让创业者宁肯在这里‘蓉漂’,也不愿意离开。”

青年大学生、高校院所科技人才、海内外人才、企事业人员,成为成都创业群体中的“新四军”。创业家传媒董事长牛文文说:“做移动互联网创业和投资的人,如果不来成都,那一定是残缺的。如果选三个中国创业最热的地方,一定有成都一席。”

成都也因为有了另一个“解读”:创业之城,圆梦之都。


上页 1 [2] [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