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需求 发挥工会优势 助推民生改善
http://www.ybxww.com 2010-9-6 来源:四川省总工会

日期:2010年6月4日   来源:四川省总工会

关注民生需求 发挥工会优势 助推民生改善

——关于我省工会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调研与思考

四川省总工会调研组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成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及时准确掌握了解职工群众的民生诉求,努力推动党和政府改善与保障民生重要措施的贯彻落实,既是工会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和基本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要在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解决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就必须在不断的破题实践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提升能力。

一、当前我省民生的基本状况和群众的主要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生状况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和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各阶层的利益矛盾更加突出,群众新的民生诉求不断出现。具体表现在:

1.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截至2009年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2.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7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基本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至4.3%,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是当前劳动力供求总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省今年新增就业岗位约62万,现下岗失业人员约30万人、高校毕业生30万人、中专和技校毕业生3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省内约900万人、加上军转干部和失地农民及其它新增就业人口,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面临持续压力。特别是随着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相继完成,灾区就业压力将不断加大。

2.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收入差距日益加剧

200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33元,比1978年增长了36.4倍;全省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达25038元,比2000年增加16715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9.2%下降到44.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73.6%降低到的52.0%。虽然城乡居民的绝对生活水准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但收入差距日趋扩大。一是城乡差距。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计算,1978年,绝对差距为210.9元,到2008年,绝对差距扩大到8511.79元。二是区域差距。1999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成都市比最低的巴中市多3528元。到2008年,差距已拉大到13153元,且呈逐步扩大趋势。三是行业差距,2008年,四川职工工资水平最高的证券业达11731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2273元,高3.7倍,比平均工资最低的纺织业12533元多104778元,高8.4倍。

3. 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依然滞后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省职工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从1994年的287.9万人、351.6万人、172.7万人、60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711.1万人、434.5万人、464.6万人、373万人;城市、农村低保资金投入从2002年的56492万元、1471.4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63931.7万元、131517.4万元。但与群众的期望相比,现阶段社会保障仍存在总体制度缺陷、城乡差距显著、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城镇社会保险覆盖不全,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不高;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镇非就业人口等人群,尚未进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之内;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仅处在起步阶段。

4.教育、医疗、住房条件逐步改善,但 “读书难、看病难、住房难”现象仍然存在

到2008年底,全省教育经费投入738.6亿元,在2000年基础上年均增长44.5%,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全省拥有卫生机构20722个,床位数达到24.38万张,平均每千人2.74张,遍及城乡、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四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9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26.4平方米,增长7.5倍。尽管教育、医疗、住房条件的改善有目共睹,但仍然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区域分布失衡,优良医疗资源缺乏,使老百姓感觉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不方便、不快捷,难以满足需求;同时医疗费用逐年上升,超过个人及家庭支付和承受能力,再加上一些医疗机构存在过度诊疗行为,不同能级医院之间医疗费用差别明显,导致群众感觉“看病贵”;二是均衡发展、公平教育依然是社会的热点话题,高昂的择校费、大学学费仍然是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不能承受之重;职业教育缺口明显,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就业技能偏低。三是弱势群体住房问题依然严峻。各项住房保障制度还不够细致,配套政策与措施还不到位,加上近年来房价急速攀升,其上涨速度要远远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多年的收入甚至一生的积蓄连一套基本的住宅都无力购买。

二、我省工会组织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四川各级工会组织高度关注、重视民生,把帮助解决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着力解决职工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

1.促进就业数量增加和就业质量提高

大力实施工会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行动。通过建立工会网络就业帮扶平台和跨省区域性劳务协作,开展“春风送岗位”、“工会就业援助周”、“情系灾区、促进就业”等活动,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城镇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职工、困难职工家庭大学生实现就业。仅2009年就为11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提供了职业介绍,帮助13.5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帮助3万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和1991名困难职工家庭大学生实现就业、再就业。 

努力稳定职工就业岗位。积极开展以“保岗位、保工资、稳员增效”为重点的“共同约定行动”,在全省1.2万家企业中开展“共同约定行动”,覆盖职工300多万人,帮助职工(农民工)稳定就业岗位近80万个,有效构建职工和企业“双赢”局面。加大对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指导力度,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促进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履约率提高,2009年全省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1%,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制度在稳定就业中的基础作用。

全面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以“大培训、大比武、大提升”三大行动为主题,结合灾区重建和重点工程建设,广泛开展职工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活动,2009年全省工会举办职工技能培训班9837期,培训工种558个,培训职工(农民工)达115.4万人(次)。着力推动技术培训、技能竞赛、技术晋级的一体化,促进我省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向就业竞争能力提升转化。

2.推动职工工资收入稳定增长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以“要约协商,工资共决”为主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百日攻坚”行动,推动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例的提高。期间全省续签、新签工资集体合同的单位3.1万家,覆盖职工302.1万人。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开展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协商,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提高工会方代表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能力和水平,使职工工资增长与物价水平、企业效益增长相协调。

推动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积极开展本地、本行业最低工资执行情况的专项调研,配合有关部门建立最低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指导企业科学合理制订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并积极推动各相关部门开展《最低工资规定》专项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切实维护职工获取基本工资收入的权益。

加强工资支付情况监督。发挥工会群众监督作用,加强与劳动等部门行政监察的配合,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工资支付制度,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确保职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与全国18个省(市)工会建立了省际间工会互动维权机制,2009年为四川籍农民工追讨工资2180万元。

3.畅通职工群众民生诉求渠道

强化工会源头参与。积极争取和利用党政赋予工会的资源和手段,强化源头维权,通过与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和工会方面的人大代表、工会界的政协委员提交议案和提案等形式,反映职工群众诉求,先后推动解决了提高全省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加强职工劳动保护措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等问题。攀枝花、遂宁等地方工会定期参加政府常务会议,推动了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收入分配、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医疗卫生改革等利益问题的有效解决。

完善企事业基层民主管理机制。以实施《四川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健全基层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目前全省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达3.3万多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98.5%,非公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55.5%。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制度达98.4%,事业单位实行事务公开达95.2%,非公企业实行厂务公开达1.1万家。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依法建立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全省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公司中建立职工董事制度的企业达2180家,设立职工监事的企业近4000家。

加强民生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围绕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失业返乡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职工素质提升、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教师队伍稳定等当前社会反映强烈、职工群众需求急迫、推动实际工作直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向全总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以及省级相关职能部门建言献策,使之及时转化为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的领导决策、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

4.开展对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救助

构建工会帮扶网络平台。以工青妇惠民帮扶中心建设为龙头,积极整合帮扶资源,使工会困难帮扶成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省建成21个市级工青妇惠民帮扶中心、153个县级惠民帮扶中心、823个乡镇(街道)惠民帮扶工作站、1186个社区(村)惠民帮扶工作点,基本形成了不断向下延伸的日常帮扶和动态帮扶相结合、一般帮扶和重点帮扶相结合、工会帮扶与政府救济相衔接,覆盖全省的惠民帮扶网络。09年各级帮扶中心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42万个,做到困难职工有困必助、动态管理,累计接待群众223万人(次),为176万困难群众提供了各类帮扶,救助金额达2.67亿元。

打造工会帮扶活动品牌。着力打造工会困难帮扶活动品牌,定期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走访慰问活动、工会“金秋助学”活动、“职工互助互济活动”、“情暖灾区、共建家园”暖冬行动、困难劳模生活补助、地震灾区“三孤”人员慰问等工会帮扶工作。仅09年就筹集“送温暖”资金2.4亿多元,慰问困难企业1.2万多家、困难职工35.4万多户,实现了困难职工走访慰问不遗漏的工作目标;筹集助学资金4973.2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就学近3.5万人,其中资助困难农民工子女达1.3万多人;截止2009年底参加省级“工会女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险”和“工会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险”的人数达130万人(次)。

助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各地工会立足地方实际和职工群众民生诉求,通过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协调合作,先后促进了“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困难职工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廉租房制度解决低收入职工住房困难”,“对低保职工家庭中的大病、残疾、年老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等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推动了社会救助体系有效覆盖低收入职工群体。巴中市工会针对本地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务工的低收入农民工尤其是从事搬运行业的“背二哥”,“三难”(住宿难、吃饭难、文娱难)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出台政策和投入资金,采取“政府主导、业主经营、农民工主动参与、全社会积极配合”的模式,大力兴建优质廉价的“农民工公寓”,通过公寓的“三化”(派工服务人性化、技能培训一体化、维权援助社会化),探索建立了一条救济灵活就业的低收入进城务工农民基本生活和权益维护的新路子,切实帮助了当地低收入农民工改善了生活、住宿条件。

三、工会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促进改善民生中,各级工会组织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党政的要求、群众的期盼、社会的需要还有较大的距离。改善民生还存在不少困难,也面临相当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1.工作定位难以把握。一方面容易“越位”。工会参与民生的有些工作面过宽,涉入了本应是政府有关部门或其他单位的主要职责。比如在送温暖中涉及到了一些退休人员、伤残人员等属于劳动、民政、残联等救助的困难群体等。另一方面往往“缺位”。主要体现在参与涉及民生问题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在社会保险、劳动工资、安全卫生、医疗和住房等制度的推动落实、监督检查和查处等方面,有时主动性还不够,往往被动“缺位”。

2.工作合力尚待形成。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多的是要解决职工最现实、最迫切的生活生产难题,这就需要较强的财力、物力、人力来支撑和保证。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各级工会的人、财、物等力量都相对有限,整体实力还不足,必须充分整合和利用工会以外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工会所期望的“党政重视支持、部门协作配合、社会积极参与”的格局还未真正形成。比如,党委、政府对工会参与民生工作,一定程度上还未做到同计划、同布置、同促进、同支持;工会的帮扶救助工作还没有与民政救助等政府救助体系有机衔接;职介、职培等促进就业工作还没有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工作体系有机衔接等。

3.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会参与民生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比如,个别工会的惠民行动工作程序规范不够,没有建立起长效的工作机制,缺乏工作实效性。部门与基层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不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能较好地适应基层工作的实际。外部协调机制尚未完全理顺,项目效果并不理想。

4.自身建设还需加强。个别工会组织在促进改善民生中工作还不够扎实,表现在有工作布署,落实不够,缺乏督促检查;工作缺乏创新,与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用传统手段难以解决新形势下民生改善出现的新问题。一些工会干部对促进改善民生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在工作思路上,还局限于传统的困难帮扶;在工作态度上,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改善民生是党委政府的事,群团组织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在项目实施上,主观能动性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

四、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中发挥工会重要作用的建议对策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也对我省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切实在促进民生改善中发挥工会组织的更大作用,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着力增强工会参与民生工作的责任意识

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肩负重大使命,负有重大责任。各级工会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民生,关爱职工,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职工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要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摆到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保障和改善职工民生为切人点,进一步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改善职工民生的能力与水平。

2.着力融入党政民生工作大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大课题,是一项涉及内容多,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工会作为群众团体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政府民生工作的重要补充。必须把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到党委和政府民生工作全局中去考量、去把握,积极参与有关民生的立法和政策制定,争取党委政府把工会民生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作大格局,做到一起计划,一起布置,一起落实。切实找准定位和工作着力点,主动向党委、政府提出解决职工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遵循“到位不越位、补位不缺位”的原则,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及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努力做好拾遗补缺、解急救难工作和履行好反映、参与、配合等职责,形成强大的整体推进合力。

3.着力打造工会参与民生工作的优势品牌

品牌代表着价值、代表着市场、代表着人的心理认同和追索趋向。现代社会,组织的品牌化也已经成为存在价值的重要体现。各级工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勇于创新,充分认识品牌的价值和品牌建设在加强工会民生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继续打造“送温暖”、“金秋助学”、“困难职工帮扶”、“工会职介职培”等知名品牌的基础上,适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新诉求,从体制机制、工作载体、工作方式方法上等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培育建立“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的工会民生工程新品牌,进一步拓展扩大工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社会影响力,实现不同困难职工救助的系列化、规模化、稳定化。同时,加强经验总结,积极向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推介”工会民生品牌,努力在党委、政府和困难群体中扩大影响;还要充分利用社会新闻媒体和工会自身宣传平台,加强对“品牌工作”的宣传报道,以增强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4.着力建好工会参与民生工作的窗口阵地

惠民帮扶中心是当前工会参与民生工作的重要阵地。各级工会组织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惠民帮扶中心,加强中心硬软件建设,建立健全网络体系,着力拓展领域、提高质量、增强实效,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亲情化的服务。进一步加强惠民帮扶网站建设,在建成市、县惠民帮扶中心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建设乡镇(街道)惠民帮扶站点,实现市、县、乡三级惠民帮扶工作网络互联互通。加大惠民帮扶进社区、村社、企业的力度,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便民利民帮扶活动,逐步使惠民帮扶工作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的网络化、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帮扶中心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帮扶窗口规范化管理,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惠民帮扶中心的工作效能和规范化服务水平。

5.着力健全完善工会参与民生工作的运行机制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工会在改善民生中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科学、系统的民生工程项目选择机制。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为出发点,确定民生工程项目内容,把当前与长久结合起来,区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逐步提高职工民生保障水平。二是形成稳定、多元的民生工程筹资机制。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社会化运作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使工会改善职工民生工作得到有效的经费保障。三是强化务实、高效的协调推进机制。结合本地区本产业实际,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的统一部署,明确工会改善职工民生的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工作举措。同时,加强对基层工会的宏观指导,制定目标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形成全会关注改善职工民生的浓厚氛围。

6.着力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推动工会民生工作与时俱进的关键。各级工会特别是工会领导机关,要把实施改善职工民生工程与切实转变作风结合起来,注重调查研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职工,真情关心职工疾苦,真诚倾听职工呼声,真实反映职工意愿,下大力气解决好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及时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民生工作重大方针政策,增强把握大局的能力;努力学习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科学文化知识和工会业务知识,增强综合履职的能力;不断丰富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